更多功能

15岁了还有必要打蛔虫吗

2025-04-17

2352次浏览

蛔虫感染可通过口服驱虫药、改善卫生习惯、粪便管理、环境消毒、定期筛查等方式预防治疗。该病通常由粪口传播、接触污染源、不良饮食习惯、免疫力低下、卫生条件差等原因引起。

1、粪口传播:蛔虫卵通过污染食物或水源进入人体,儿童玩耍后未洗手进食风险较高。饭前便后使用肥皂洗手,生食瓜果彻底清洗,避免饮用未经煮沸的河水井水。

2、接触污染源:土壤中的虫卵可附着在玩具、衣物表面。定期用60℃以上热水烫洗内衣裤,户外活动后及时更换衣物,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家具表面。

3、不良饮食习惯:生食腌渍蔬菜、未全熟肉类可能携带虫卵。肉类烹饪需达到71℃以上,蔬菜建议焯水处理,凉拌菜现做现食避免隔夜存放。

4、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或慢性病患者更易重复感染。保证每日摄入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A增强黏膜防御力,慢性腹泻患者需及时治疗基础病。

5、卫生条件差:农村旱厕、动物散养增加传播风险。改建冲水式厕所,禽畜圈养远离生活区,粪便需经堆肥发酵处理,庭院每月喷洒吡虫啉类杀虫剂。

日常饮食可增加南瓜子、石榴皮等天然驱虫食材,保持每日30分钟跳绳或跑步促进肠道蠕动。青少年每年可进行一次粪便虫卵检测,接触牲畜或务农后建议预防性服用阿苯达唑。城市集中供水区域感染率已低于5%,但流动人口聚居区、留守儿童群体仍需重点防护。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