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里不舒服想吐恶心可能由饮食不当、妊娠反应、胃肠炎、胃食管反流病、胆囊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缓解。
功能主治: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袋(3克),一日3次。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治疗急性腹泻时首次剂量应加倍。
1、饮食不当
短时间内摄入过量油腻、辛辣或变质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紊乱。典型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感伴随恶心,偶有呕吐未消化食物。建议暂停进食6-8小时,饮用温盐水补充电解质,后续选择米粥、馒头等易消化食物。
2、妊娠反应
孕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引发妊娠呕吐,多发于晨起空腹时,可能伴有乳房胀痛、停经等表现。可少量多次进食苏打饼干、柠檬水等碱性食物,避免空腹状态。若呕吐严重导致脱水需就医。
3、胃肠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的胃肠黏膜炎症,常见于进食不洁食物后,症状包括阵发性脐周绞痛、水样腹泻伴呕吐。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保护黏膜,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必要时服用诺氟沙星抗感染。
4、胃食管反流病
贲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胃酸反流,典型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平卧时症状加重。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厘米,可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铝碳酸镁中和胃酸。
5、胆囊炎
胆囊结石阻塞胆管引发炎症,疼痛多位于右上腹并向右肩放射,进食油腻食物后恶心呕吐明显。急性发作需禁食并静脉补液,慢性期可服用熊去氧胆酸利胆,必要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炸食品摄入。餐后适度散步促进胃肠蠕动,避免立即平卧。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呕血、剧烈腹痛、意识模糊等表现,应立即就医排查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急重症。注意记录症状发作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