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避孕药需每日规律服用,漏服可能降低避孕效果。正确使用方式包括固定时间服药、漏服后及时补服、避免与特定药物同服、定期评估用药适应性、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1、定时服药:
短效避孕药需在每天同一时间服用,建议设定手机提醒或关联日常习惯如睡前刷牙。药物成分通过抑制排卵、增厚宫颈黏液实现避孕,定时服药可维持稳定的激素水平。常见药物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均需连续服用21天。
2、漏服处理:
发现漏服后12小时内补服仍有效,超过12小时需参照说明书采取补救措施。漏服2片以上需启用备用避孕方式7天。药物与利福平、苯妥英钠等肝酶诱导剂同服时,需调整避孕方案。
3、药物相互作用:
抗生素、抗癫痫药、圣约翰草提取物可能降低药效。服用这些药物期间建议加用屏障避孕法。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超过2周者,需咨询医生调整避孕策略。
4、适应症评估:
35岁以上吸烟者、高血压患者、有血栓病史人群需谨慎使用。用药前应检测血压、肝功能,用药期间每6个月复查。哺乳期妇女建议选择纯孕激素制剂。
5、不良反应:
常见反应包括突破性出血、乳房胀痛、情绪波动,多出现在用药前3个月。严重头痛、视觉异常、胸痛需立即就医。药物可能影响维生素B族代谢,建议补充绿叶蔬菜、全谷物。
规律服用短效避孕药期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如三文鱼、菠菜、坚果,适度进行瑜伽、游泳等低冲击运动。用药初期可能出现轻微恶心,可选择睡前服药或搭配苏打饼干缓解。储存药物需避光防潮,旅行时注意时差对服药时间的影响。每年进行妇科检查评估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