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过快可能由母体发热、胎儿缺氧、母体贫血、胎盘功能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吸氧治疗、纠正贫血、控制感染、调整母体体位、药物干预等方式改善。
1、母体因素:
妊娠期母体发热或感染可能刺激胎儿心率增快,体温每升高1℃胎儿心率约增加10次/分钟。轻度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处理,严重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胎儿安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
2、缺氧代偿:
胎儿宫内缺氧时会出现代偿性心率加快,可能与脐带受压、胎盘早剥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胎动异常。急性缺氧需立即采取左侧卧位并吸氧,慢性缺氧需监测胎心变异度,必要时进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3、贫血影响:
母体重度贫血时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胎儿为维持氧供会加快心率。孕期应定期检测血红蛋白,缺铁性贫血可补充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同时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
4、胎盘异常:
胎盘功能减退或血管病变会导致胎儿循环阻力增加,可能与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关,超声检查可见胎盘钙化。控制基础疾病是关键,必要时使用硝苯地平、拉贝洛尔等降压药物改善胎盘灌注。
5、心脏病变:
胎儿心脏传导系统异常或结构畸形可能导致持续性心动过速,通常表现为心率>160次/分钟且持续10分钟以上。胎儿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严重心律失常可经母体使用地高辛、氟卡尼等药物进行宫内治疗。
日常建议每日进行胎动计数,选择左侧卧位改善子宫胎盘血流,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适度进行孕妇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长时间仰卧。如胎心持续>160次/分钟或合并胎动减少,需立即就医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评估。妊娠期保持情绪稳定,定期产检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