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低分子肝素可能降低子痫前期风险,需结合高危因素评估使用。低分子肝素通过改善胎盘血流、抗凝血机制发挥作用,适用人群包括既往子痫前期病史、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易栓症患者。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免疫损伤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 1、于免疫功能损伤(包括艾滋病患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 2、预防可能发生于器官移植受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3、预防晚期HIV感染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用法用量:肾功能正常情况下: 巨细胞病毒CMV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在诱导治疗后,推荐...
低分子肝素通过抑制Xa因子减少血栓形成,改善子宫胎盘循环。胎盘灌注不足是子痫前期的核心病理机制,抗凝治疗可缓解胎盘缺血缺氧状态。临床常用药物包括依诺肝素、达肝素、那屈肝素。
存在血栓形成倾向的孕妇获益更显著。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可使子痫前期风险降低40%。易栓症基因携带者需从孕早期开始预防性用药,持续至分娩前24小时。
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凝血功能及胎儿生长指标。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0.65时提示干预必要性。伴随蛋白尿或血压升高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收缩压≥140mmHg应考虑降压药物。
预防性用药建议在妊娠12周前启动。既往重度子痫前期病史者需孕前开始抗凝治疗。对于单纯高龄或BMI>30的孕妇,证据显示预防效果有限。
活动性出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禁用。血小板计数<50×10⁹/L需立即停药。硬膜外麻醉前12小时需停用低分子肝素,防止椎管内血肿风险。
预防子痫前期需综合管理,每日补充钙剂1000mg可降低风险20%,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孕妇瑜伽有助于改善血管功能。监测体重增长控制在每周0.5kg内,血压测量每周不少于2次。出现持续性头痛、视物模糊等先兆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