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的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促进子宫收缩药、激素类药物、止痛药及铁剂。流产可能由胚胎发育异常、内分泌失调、感染、子宫结构异常或免疫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
1、抗生素:预防感染是流产后关键环节,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阿奇霉素或甲硝唑等抗生素。感染风险与宫腔操作或残留组织有关,需按疗程规范用药。
2、宫缩药物:益母草颗粒、缩宫素鼻喷雾剂等可促进子宫复旧。药物通过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加速残留组织排出,减少出血持续时间。
3、激素调节:地屈孕酮、戊酸雌二醇等用于调节内分泌水平。适用于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复发性流产患者,需配合激素水平监测使用。
4、止痛管理: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宫缩痛。疼痛程度与妊娠周数及子宫敏感度相关,避免使用阿片类强效止痛药。
5、贫血纠正: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改善失血性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00g/L时建议补充铁剂,配合维生素C提升吸收率。
流产后需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温水清洗2次,2周内避免盆浴及游泳。饮食选择高铁高蛋白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牛肉,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术后1个月禁止同房,恢复期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6周后复查超声评估子宫内膜修复情况。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大出血需立即返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