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肠梗阻需要检查什么

2025-05-27

220次浏览

肠梗阻通常需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体征评估、病史采集和特殊检测五项核心检查。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腹部X线平片、血常规、腹部触诊、既往手术史询问及CT扫描。

1、影像学检查:

腹部X线平片是肠梗阻的基础筛查手段,可显示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特征性表现。CT扫描能更精准定位梗阻部位,鉴别机械性梗阻与麻痹性梗阻,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敏感度达90%以上。超声检查适用于儿童或孕妇等需避免辐射的特殊人群。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升高提示感染,血红蛋白下降反映可能肠管缺血。电解质检测能判断是否存在低钾、低钠等紊乱,血气分析可评估代谢性酸中毒。D-二聚体升高需警惕肠系膜血管栓塞导致的缺血性肠梗阻。

3、体征评估:

腹部触诊需检查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听诊肠鸣音亢进或消失具有鉴别价值。直肠指诊能发现直肠肿瘤或粪块堵塞。观察呕吐物性质胆汁性、粪性可初步判断梗阻部位。

4、病史采集:

重点询问既往腹部手术史粘连性梗阻主要诱因、便秘史粪石性梗阻、肿瘤病史占位性梗阻。收集腹痛特点阵发性绞痛提示机械性梗阻、排气排便停止时间对判断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5、特殊检测:

消化道造影可动态观察造影剂通过情况,但完全性梗阻禁用钡剂。腹腔穿刺适用于疑似肠穿孔伴腹水患者。肠系膜血管造影能确诊血管性梗阻,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结肠梗阻病变并取活检。

确诊肠梗阻后需立即禁食并胃肠减压,根据梗阻类型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保守治疗期间建议记录每日出入量,监测电解质变化;术后恢复期应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避免高纤维食物。适当腹部按摩配合温水足浴可促进肠蠕动,症状缓解后需定期复查肠镜排除潜在器质性疾病。长期便秘患者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