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婴儿出生时谁第一个抱很重要吗,什么原因

2025-05-22

209次浏览

婴儿出生时第一个抱的人对其健康影响有限,但需注意卫生安全。主要影响因素有抱持者手部清洁度、体温传递稳定性、情绪感染效应、微生物暴露风险、新生儿体位保护。

1、手部清洁度: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抱持者手部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可能通过接触传播。建议接触前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双手,尤其需注意指甲缝和指间清洁。医务人员执行标准洗手程序可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医院常见致病菌传播风险。

2、体温传递: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寒冷刺激可能导致低体温症。抱持者体温应保持稳定,避免过冷或过热接触。母亲胸腹接触是最佳选择,其体温能自动调节至适合婴儿的32-34℃范围,这种皮肤接触还能促进催产素分泌。

3、情绪感染:

成人情绪状态会通过肢体语言、语音语调影响新生儿。研究显示母亲拥抱时释放的安抚信息素能降低婴儿应激激素水平。焦虑或紧张情绪可能通过心率共振现象传递给婴儿,导致啼哭频率增加。

4、微生物暴露:

早期接触多样性微生物有助于肠道菌群定植,但需避免致病菌过度暴露。自然分娩婴儿通过产道获得母体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剖宫产婴儿则可从母亲皮肤接触中获取部分补偿性菌群。

5、体位保护:

不正确的抱姿可能造成颈椎损伤或呼吸道压迫。标准抱持需一手托住头颈部,另一手支撑臀部,保持脊柱呈自然弯曲。特别注意避免剧烈摇晃,防止发生婴儿摇晃综合征导致的视网膜出血等损伤。

从临床实践看,建议由完成手部消毒的医护人员或母亲执行首次拥抱。母亲怀抱能促进初乳分泌,增强亲子纽带形成。父亲参与早期皮肤接触同样有益,可提升育儿参与度。无论谁执行抱持,都需确保环境温度维持在26-28℃,避开风口直吹。母乳喂养期间持续肌肤接触有助于稳定婴儿心率呼吸,产后1小时内开始的早期接触能使成功母乳喂养率提升35%。注意观察婴儿觅食反射出现时机,及时响应喂养需求。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