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药物治疗、电刺激疗法、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膀胱过度活动、神经系统疾病、前列腺增生、分娩损伤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训练:
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每天进行3组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的动作,每组持续10秒。坚持6-8周可见效果,配合腹式呼吸效果更佳。
2、膀胱训练:
制定规律排尿时间表,逐步延长排尿间隔至2-4小时。排尿时采用双排尿法,排尿后等待数分钟再次尝试。记录排尿日记有助于掌握排尿模式。
3、药物治疗:
米拉贝隆可松弛膀胱逼尿肌,托特罗定能抑制膀胱过度活动,奥昔布宁减少尿急症状。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4、电刺激疗法:
通过阴道或肛门电极刺激盆底神经,每周2-3次,每次20分钟。12周疗程可改善肌肉收缩功能,适用于产后尿失禁和轻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
5、手术治疗:
尿道中段悬吊术适用于重度压力性尿失禁,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用于神经源性膀胱。术后需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排尿功能。
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ml,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穿着吸水性好的防护用品。体重超标者需减重5%-10%,吸烟者应戒烟。长期咳嗽患者需治疗原发病,绝经后女性可考虑局部雌激素治疗。症状持续加重或影响生活质量时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