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皮肤瘙痒伴小米粒样皮疹可通过冷敷保湿、衣物调整、温和清洁、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等方式缓解,可能与妊娠期激素变化、皮肤干燥、接触性皮炎、胆汁淤积症、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
功能主治:本品为局部外用抗菌药物,适用于敏感细菌,尤其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毛囊炎、疖肿等原发性皮肤感染。
用法用量:取适量软膏涂一薄层于患处,每日3次,5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疗程,但不超过10天,需要时可用敷料包扎或覆盖。
1、冷敷保湿:
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敏感,干燥会加剧瘙痒。每日使用无香精的保湿霜如丝塔芙、凡士林涂抹患处,冷藏后湿毛巾冷敷5分钟可收缩毛细血管缓解刺痒感。避免含酒精、水杨酸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
2、衣物调整:
化纤材质衣物摩擦易诱发机械性荨麻疹。选择纯棉、真丝等透气面料,衣领袖口避免过紧。洗涤时用婴幼儿专用洗衣液,阳光下暴晒杀菌。夜间睡眠保持室温22-24℃以减少汗液刺激。
3、温和清洁:
孕期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碱性洗浴产品会破坏皮脂膜。选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如艾维诺、妙思乐,水温控制在37℃以下,沐浴时间不超过10分钟。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乳锁住水分。
4、外用药物:
局部皮疹可能与妊娠痒疹或接触性皮炎有关。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弱效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面积不超过体表10%。合并感染时可配合莫匹罗星软膏抗细菌治疗。
5、口服抗组胺药:
严重瘙痒影响睡眠时需排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该病常伴黄疸和ALT升高。经产科评估后可选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二代抗组胺药,避免使用一代药物如苯海拉明以防嗜睡副作用。
孕妇皮肤瘙痒需监测胆汁酸指标排除病理因素,日常增加燕麦粥、奇异果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适度进行孕妇瑜伽改善循环。出现皮疹扩散、发热或胎动异常时需立即产科就诊。妊娠中晚期每周使用2次橄榄油按摩腹部可增强皮肤弹性,洗澡后足部涂抹尿素软膏预防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