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保留一定尿量更好。残余肾功能对维持体液平衡和毒素清除有辅助作用,能减少透析频率并提高生活质量。
1、保留尿量的优势:
残余尿量意味着肾脏仍具备部分排泄功能,可帮助清除中小分子毒素,减轻透析负担。有尿患者通常更容易控制血钾和血磷水平,降低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尿量存在时体内水分调节更灵活,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相对缓慢,能减少因超滤过快引发的低血压、肌肉痉挛等不适症状。保留500毫升以上日尿量的患者,其营养状态和生存率往往优于无尿者。
2、无尿状态的应对:
完全无尿患者需更严格控制饮水量和饮食摄入,每日体重增长不宜超过干体重的3%。这类人群需增加透析频次或延长单次透析时间,必要时采用血液透析滤过等强化模式。无尿会增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风险,需密切监测钙磷代谢,及时调整磷结合剂和活性维生素D用量。心血管系统负荷加重是常见问题,建议定期进行心脏超声评估。
透析患者无论尿量多少,都应保持每日蛋白质摄入1.2克每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优质蛋白。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蘑菇的摄入,烹饪时用水焯煮可减少钾含量。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改善心肺功能。严格控制水分摄入,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每月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和营养指标,及时调整透析方案。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有助于延缓残余肾功能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