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或现症感染乙肝病毒,可能由隐性感染后自愈、疫苗接种后免疫反应、急性乙肝恢复期、慢性乙肝携带状态、母婴垂直传播等因素引起。
1、隐性感染:部分人群接触乙肝病毒后未出现明显症状,免疫系统清除病毒后仅遗留核心抗体阳性。无需特殊治疗,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与乙肝两对半。
2、疫苗接种:接种乙肝疫苗后可能产生单一核心抗体阳性,属于正常免疫应答。保持疫苗接种记录完整,每3-5年复查抗体水平。
3、急性恢复期:急性乙肝康复后核心抗体可持续阳性,伴随表面抗体出现。避免饮酒与肝损伤药物,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与优质蛋白。
4、慢性携带:核心抗体阳性合并表面抗原阳性需警惕慢性乙肝。可能与病毒基因变异、免疫耐受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抗病毒治疗可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
5、母婴传播:母亲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新生儿核心抗体阳性。孕期需检测HBV-DNA载量,高载量孕妇需接受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阻断治疗。
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优先选择清蒸鱼、杂粮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熬夜与剧烈运动;每6个月复查肝脏超声与甲胎蛋白;家庭成员建议接种乙肝疫苗;接触血液体液时严格消毒。出现皮肤黄染或肝区疼痛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