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的病因在中医理论中主要与虫毒外侵、湿热内蕴、血虚风燥、脾虚湿盛、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
一、虫毒外侵
疥疮由疥螨寄生皮肤引起,中医称为虫毒。疥螨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侵入皮肤后产生瘙痒、丘疹等症状。虫毒外侵是疥疮发病的直接原因,治疗需以杀虫止痒为主,常用硫磺软膏、百部酊等外用药物。
二、湿热内蕴
体内湿热过盛可导致皮肤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疥螨。湿热内蕴者常见皮肤油腻、舌苔黄腻,湿热环境会加重疥疮症状。治疗需清热利湿,可配合龙胆泻肝汤等方剂调理。
三、血虚风燥
长期血虚或阴血不足会导致皮肤干燥瘙痒,易受外邪侵袭。血虚风燥型疥疮患者皮肤干燥脱屑,夜间瘙痒加重。治疗需养血润燥,可配合当归饮子等方剂调理。
四、脾虚湿盛
脾胃虚弱导致水湿运化失常,湿浊内停易滋生虫毒。脾虚湿盛者常见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皮肤易出现水疱。治疗需健脾祛湿,可配合参苓白术散等方剂调理。
五、情志失调
长期情志不畅会导致气机郁滞,影响气血运行,降低皮肤抵抗力。情志失调者易出现皮肤瘙痒反复发作。治疗需疏肝解郁,可配合逍遥散等方剂调理,同时注意心理调适。
中医治疗疥疮强调内外兼治,除药物治疗外,患者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及发物。衣物、被褥需高温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治疗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家庭成员需共同防治。症状严重或久治不愈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