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龋可能造成乳牙早失、颌骨发育异常、恒牙萌出障碍、咀嚼功能受损、面部美观受影响等危害。
1、乳牙早失:
奶瓶龋导致乳牙严重龋坏时,可能需提前拔除。乳牙过早缺失会影响相邻牙齿移位,占据恒牙萌出空间。乳牙缺失后长期缺牙可能造成牙槽骨吸收萎缩。
2、颌骨异常:
乳牙龋坏影响咀嚼刺激时,颌骨发育可能受限。长期单侧咀嚼可能导致面部不对称。颌骨发育不足可能引发恒牙排列不齐或咬合异常。
3、恒牙障碍:
乳牙根尖炎症可能损伤下方恒牙胚。乳牙早失导致恒牙萌出时间延迟或位置异常。严重龋坏可能造成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
4、咀嚼受损:
多颗乳牙龋坏会降低咀嚼效率。儿童可能因疼痛拒绝咀嚼硬质食物。长期软食喂养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发育。
5、美观影响:
前牙龋坏发黑影响儿童笑容美观。牙齿缺损可能影响发音清晰度。龋齿造成的口臭可能引发社交心理障碍。
预防奶瓶龋需避免夜间含奶瓶入睡,每次哺乳后清洁牙龈,一岁后逐渐戒断奶瓶。可选用含氟牙膏轻柔刷牙,限制高糖饮食摄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早期龋损及时干预,乳磨牙可考虑窝沟封闭保护。出现龋齿后需专业儿童牙科治疗,根据程度选择氟化物涂布、树脂充填或预成冠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