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红斑可通过局部护理、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多形红斑通常由感染、药物过敏、自身免疫反应、接触性过敏原、紫外线暴露等原因引起。
1、局部护理:
轻度多形红斑需保持皮损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使用温和无刺激的保湿剂如凡士林,冷敷可缓解瘙痒。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避免热水烫洗或使用碱性肥皂。
2、抗组胺药物:
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依巴斯汀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这类药物通过阻断H1受体减轻组胺介导的血管扩张和瘙痒,嗜睡副作用较轻微,适合长期使用。
3、糖皮质激素:
中重度病例需外用中效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1-2次。广泛皮损或黏膜受累时口服泼尼松,剂量根据体重调整,疗程不超过2周,需逐步减量防止反跳。
4、抗病毒治疗:
单纯疱疹病毒相关多形红斑需口服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可缩短病程并预防复发,尤其适用于每年发作超过3次或伴有黏膜损害的患者。
5、免疫调节:
顽固性复发病例考虑使用氨苯砜、羟氯喹或沙利度胺。这些药物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抑制异常免疫反应,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
日常避免已知过敏原如磺胺类药物和坚果,加强防晒使用SPF30以上防晒霜。推荐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和菠菜,适度进行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免疫力。皮损泛发伴发热或黏膜严重糜烂时需及时皮肤科就诊,警惕重症多形红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