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手术通常采用鼓膜成形术或鼓室成形术,主要流程包括术前评估、麻醉、手术修复、术后观察等步骤。手术方式选择需结合穿孔大小、位置及听力损伤程度综合判断。
1、术前评估
术前需完成纯音测听、耳内镜检查和颞骨CT等检查,评估穿孔范围及中耳结构状态。医生会确认是否存在慢性中耳炎或胆脂瘤等并发症,排除手术禁忌证。患者需停用抗凝药物,术前禁食禁水。
2、麻醉方式
多数成人采用局部麻醉联合镇静,儿童或复杂病例需全身麻醉。麻醉医师会评估心肺功能,耳周皮肤消毒后,在耳道内注射利多卡因等局麻药物。术中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3、手术修复
经耳道或耳后切口暴露鼓膜,清理穿孔边缘后,取颞肌筋膜或软骨膜作为修补材料。采用内植法或外植法固定移植物,部分病例需同期处理听骨链病变。手术显微镜下操作精度可达毫米级。
4、术中监测
修复后立即进行鼓气耳镜检查确认密闭性,复杂病例需行术中听力监测。如发现移植物移位或出血,需及时调整。部分患者会放置可吸收填塞物支撑修复部位。
5、术后处理
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擤鼻或剧烈运动。定期换药清除分泌物,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2周复查耳镜,听力恢复需3-6个月评估。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移植物脱落需二次手术。
术后三个月内应避免游泳、乘飞机等气压变化活动,洗澡时使用耳塞防止进水。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组织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出现耳痛、流脓或眩晕需立即复诊,术后半年内每两个月复查听力。康复期避免噪音环境,睡眠时抬高头部减轻耳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