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以来,“冬病夏治”成为市民关注的健康热点。
三伏贴,作为中医传统特色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而今年这样的情景有了一些变化,在一些医院的中医诊疗室外,记者注意到,一些年轻人也纷至沓来,感受三伏贴的神秘魅力。
“之前听爷爷奶奶提到过三伏贴,我今天是第一次贴,主要是前一阵备考累坏了,免疫力有些低,感冒了一阵。”今年25岁的马鑫莹正在备考,三伏贴调理是希望自己能增强一些免疫力。
“我主要是痛经,听同事介绍三伏贴很管用,就也来试试。”今年28岁的杨晴是一名白领,妇科虚寒症困扰了她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是今年第一次,希望能得到一些改善。”
提到冬病夏治,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这个源于《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理论,是指盛夏三伏天,人体气血充盈、毛孔开泄、经络通达,此时用温阳散寒的中药贴敷穴位,能借助自然阳气与药物效力,精准驱逐体内“宿寒”,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效果。
那么,哪些病症适合三伏贴调理?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科普,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等遇冷加重者)、颈肩腰腿痛等寒痹病症、脾胃虚寒引起的消化系统问题、妇科虚寒症(痛经、产后身痛等),以及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人群均在适应范围内。尤其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等问题,连续贴敷能显著改善。
据悉,2025年三伏贴贴敷时间已经到了。为保障贴敷安全,特别提醒:成人贴敷1—2小时、儿童15—30分钟为宜;贴后24小时内避免受凉、剧烈运动;饮食需忌生冷辛辣。若出现轻微瘙痒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水泡需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