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可通过观察排尿习惯、腹压增加时尿液渗漏、尿垫使用频率、内裤潮湿痕迹、夜间尿床等现象判断是否漏尿。漏尿通常由盆底肌松弛、妊娠损伤、泌尿感染、激素水平下降、神经系统病变等原因引起。
1、排尿习惯改变:正常排尿频率为每天4-8次,夜间不超过1次。若出现尿意急迫但无法控制、排尿间隔小于2小时或单次尿量少于200ml,可能提示急迫性尿失禁。记录排尿日记有助于发现异常,连续3天记录每次排尿时间、尿量及漏尿情况。
2、腹压增加漏尿:咳嗽、打喷嚏、跳跃或提重物时出现不自主漏尿是压力性尿失禁典型表现。盆底肌功能测试可平躺做缩肛运动,若持续收缩时间不足10秒或无法中断尿流,提示肌力减退。建议避免负重超过5公斤,练习凯格尔运动每日3组。
3、尿垫使用异常:非经期每日需更换防漏护垫超过2片,或出现明显尿味需警惕。功能性尿失禁患者常需使用吸水裤,检测可观察尿垫增重程度,1小时增重超过1克需就医。选择纯棉内裤减少皮肤刺激,避免穿紧身裤压迫膀胱。
4、衣物残留痕迹:内裤频繁出现地图状尿渍或裤腰部位潮湿需重视。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能出现无感知漏尿,可用pH试纸检测,尿液碱性残留会令试纸变蓝。每日更换内裤2次以上时,建议进行尿流率检查。
5、夜间尿床症状:成年女性每月发生2次以上睡眠中漏尿属异常。遗尿症可能与抗利尿激素分泌紊乱有关,睡前3小时限制饮水量,夜间使用闹钟定时排尿。合并多饮多尿需排查糖尿病,记录24小时出入量辅助诊断。
漏尿患者应控制咖啡因摄入每日不超过200mg,减少柑橘类水果预防膀胱刺激。盆底肌训练采用慢速收缩保持10秒与快速收缩1秒交替,每日累计50次。游泳和瑜伽可改善核心肌群协调性,避免骑自行车造成会阴压迫。出现发热伴尿痛需24小时内就诊,尿动力学检查能明确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