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Ⅲ)有什么注意事项

2025-04-21

319次浏览

膜性肾病可通过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降压管理、低盐饮食、定期监测等方式控制。该病可能由自身免疫异常、病毒感染、药物毒性、遗传倾向、环境暴露等因素引起。

膜性肾病约70%与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相关,针对自身免疫异常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或利妥昔单抗治疗。免疫抑制需持续6-12个月,治疗期间需监测感染风险。

疾病可能引发肾病综合征或血栓栓塞,表现为严重水肿或突发呼吸困难。建议定期检测D-二聚体,对高危患者预防性使用华法林或低分子肝素,同时控制24小时尿蛋白在3.5g以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如缬沙坦具有双重作用,既能降压又可减少蛋白尿。目标血压需维持在130/80mmHg以下,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

每日食盐摄入限制在3-5g,优先选择清蒸烹饪方式。蛋白质补充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为主,控制在0.8g/kg体重。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及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

每3个月复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每年进行肾脏超声检查。对肾功能稳定者建议适度快走或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范围内。

膜性肾病患者需终身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ml,优先选择白开水或淡茶。饮食可增加山药、薏仁等健脾利湿食材,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横纹肌溶解。出现眼睑浮肿或尿量骤减时需24小时内就诊,部分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实现临床缓解。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