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肛门镜的检查流程

2025-04-10

85次浏览

肛门镜检查可通过体位准备、器械消毒、局部麻醉、镜体插入、观察记录等步骤完成。该检查主要用于诊断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等肛肠疾病。

1、体位准备: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贴近腹部,臀部靠近检查台边缘。该体位便于暴露肛门区域,减少检查时的不适感。检查前需排空膀胱,穿着专用检查裤或覆盖消毒巾。

2、器械消毒:使用一次性肛门镜或经过高温高压灭菌的重复使用镜。检查前用碘伏消毒肛周皮肤,镜体表面涂抹无菌润滑剂。操作者需佩戴无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风险。

3、局部麻醉:对敏感患者可喷洒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剂。采用分叶式肛门镜时,需缓慢扩开镜体使肛门括约肌逐渐适应。儿童或紧张患者可考虑使用镇静药物。

4、镜体插入:将闭合状态的肛门镜沿肛管纵轴方向缓慢推进。通过直肠壶腹后旋转镜体观察各象限,注意黏膜颜色、血管纹理及异常隆起。发现病变时调整焦距详细记录。

5、观察记录:系统观察齿状线上下区域,重点检查痔区、肛窦等易发病部位。发现溃疡、出血点或新生物时,可同步进行活检或止血处理。检查后出具图文报告,标注病变位置和大小。

检查后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当日饮食清淡少渣,可食用米粥、蒸蛋等软食。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排便后可用温水坐浴。出现持续出血或剧烈疼痛需及时复诊,常规检查后24小时可恢复日常活动。建议每年进行肛门指检联合肛门镜检查,尤其是有便血、肛门坠胀症状的高危人群。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