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术后康复训练可通过被动活动、主动辅助训练、力量强化、功能恢复、运动回归五个阶段逐步恢复。康复过程需结合个体恢复进度调整强度。
功能主治: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
用法用量:口服。 1.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一日1次,一次两茶匙(10毫升)。 2.2~12岁儿童: (1)体重>30公斤:每天一次,每次两茶匙(10毫升)。 (2)体重≤30公斤:每天一次,每次一茶匙(5毫升)。
术后0-4周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由治疗师或家属辅助完成肩关节前屈、外展等动作,角度控制在疼痛耐受范围内。使用悬吊带固定保护,避免主动发力。冰敷可缓解肿胀,每日训练3-4次,每次10分钟。
4-8周逐步过渡到弹力带辅助训练,利用滑轮系统或对侧手臂带动患侧完成抬臂动作。开始肩胛骨稳定性练习,如靠墙天使动作。避免突然发力或过度外旋,每周增加5°活动范围。
8-12周进行抗阻训练,使用1-2kg小哑铃完成内旋、外旋等动作,配合弹力带划船训练。重点加强冈上肌、肩胛下肌力量,每组10-15次,每日2-3组。疼痛评分需控制在3分以下。
12-16周模拟日常生活动作,如梳头、系腰带等复合训练。引入平衡球训练增强动态稳定性,逐步恢复90°以上活动范围。可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投掷类动作。
16周后根据恢复情况制定专项训练,羽毛球、网球等运动需逐步增加挥拍力度。定期评估肩关节功能评分,6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康复期间需持续进行肩胛骨控制训练,预防再次损伤。
康复期间建议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鱼类、鸡蛋促进组织修复,每日补充维生素C增强结缔组织强度。早期可进行快走等有氧运动维持心肺功能,6周后逐步恢复游泳等水中训练。睡眠时保持患侧肩关节中立位,使用专用枕头减少压力。定期复查MRI评估肌腱愈合情况,康复周期通常需4-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