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上颚疼痛可能由口腔溃疡、上呼吸道感染、灼口综合征、三叉神经痛、口腔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用药、抗感染治疗、神经调节、手术切除等方式缓解。
功能主治:1. 癫痫、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简单部分性发作和继发性全身发作。全身性发作、强直、阵挛、强直阵挛发作。
2. 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发作,亦用作三叉神经痛缓解后的长期预防性用药。也可用于脊髓痨和多发性硬化、糖尿病性周围性神经痛、患肢痛和外伤后神经痛以及疱疹后神经痛。
3. 预防或治疗躁狂-抑郁症;对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无效的或不能耐受的躁狂-抑郁症,可单用或与锂盐和其他抗抑郁药合用。
4. 中枢性部分性尿崩症,可单用或氯磺丙脲或氯贝丁酯等合用。
5. 酒精癖的戒断综合征。
用法用量:1. 成人常用量(1) 抗惊厥,初始剂量每次100~200mg,每天1~2次,逐渐增加剂量直至最佳疗效。 (2) 镇痛,开始一次0.1g,一日2次。第二日后每隔一日增加0.1~0.2g,直到疼痛缓解,维持量每日0.4~0.8g,分次服用。最高量每日不超过1.2g。(3) 尿崩症,单用时一日0.3~0.6g,如与其他抗利尿药合用,每日0.2~0.4g,分3次服用。(4) 抗燥狂或抗精神病,开始每日0.2~0.4g,每周逐渐增加至最大量1.6g,分3~4次服用。每日限量,12~15岁,不超过1g。15岁以上不超过1.2g。有少数用至1.6g。通常成人限量为1.2g,12~15岁每日不超过1g,少数人需用至1.6g。作止痛用每日不超过1.2g。 2. 小儿常用量儿童10~20mg/kg。维持血药浓度应在4~12μg/ml之间。
1、口腔溃疡
口腔黏膜破损形成溃疡是上颚疼痛的常见原因,多与维生素缺乏、机械摩擦或免疫异常有关。患者可观察到上颚黏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周围充血发红。治疗可选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疼痛明显时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促进愈合可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有助于溃疡恢复。
2、上呼吸道感染
鼻窦炎或扁桃体炎等感染可能引发放射性上颚疼痛,常伴有鼻塞、咽痛等症状。病原体多为病毒或细菌,炎症刺激周围神经导致疼痛。明确细菌感染时可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病毒感染则需使用连花清瘟胶囊等抗病毒药物。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用生理盐水漱口能缓解症状。
3、灼口综合征
更年期女性多见,表现为持续性上颚烧灼样疼痛而无明显黏膜损害。发病与激素水平变化、心理因素相关。治疗可采用维生素B12片营养神经,谷维素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严重者需配合帕罗西汀等抗焦虑药物。避免焦虑情绪和过度关注症状有助于改善病情。
4、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上颌支受累时可引发阵发性上颚电击样剧痛,触碰或进食可能诱发。原发性多与血管压迫神经有关,继发性可能由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导致。卡马西平片是首选治疗药物,无效时可考虑加巴喷丁胶囊。显微血管减压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病例。
5、口腔肿瘤
上颚部鳞状细胞癌或唾液腺肿瘤可能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疼痛,伴随溃疡不愈或肿块生长。长期吸烟饮酒是主要危险因素。确诊需依靠活检病理检查,早期病变可行手术广泛切除,中晚期需结合放化疗。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可疑病变。
保持口腔卫生对预防上颚疼痛至关重要,建议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饮食宜清淡,避免过烫或坚硬食物刺激黏膜。出现持续超过两周不愈的疼痛、伴随出血或肿块时,应及时就诊口腔颌面外科。吸烟者应戒烟以降低口腔病变风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防感染迁延。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口腔黏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