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双向人格障碍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4-01-01

3109次浏览

双向人格障碍一般是指双相障碍,可能是环境因素、不良情绪、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大脑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的,需要通过日常护理、药物调理、心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来改善,可以缓解病情。

1、环境因素:如果长时间处于生活和社会压力比较大的环境中,可能由于环境因素导致心理受到打击,引起双相障碍,需要通过调整环境的方式来改善,尽量远离不良环境。

功能主治:1. 癫痫、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简单部分性发作和继发性全身发作。全身性发作、强直、阵挛、强直阵挛发作。
2. 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发作,亦用作三叉神经痛缓解后的长期预防性用药。也可用于脊髓痨和多发性硬化、糖尿病性周围性神经痛、患肢痛和外伤后神经痛以及疱疹后神经痛。
3. 预防或治疗躁狂-抑郁症;对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无效的或不能耐受的躁狂-抑郁症,可单用或与锂盐和其他抗抑郁药合用。
4. 中枢性部分性尿崩症,可单用或氯磺丙脲或氯贝丁酯等合用。
5. 酒精癖的戒断综合征。

用法用量:1. 成人常用量。 (1) 抗惊厥,初始剂量每次100~200mg,每天1~2次,逐渐增加剂量直至最佳疗效。 (2) 镇痛,开始一次0.1g,一日2次。第二日后每隔一日增加0.1~0.2g,直到疼痛缓解,维持量每日0.4~0.8g,分次服用。最高量每日不超过1.2g。 (3) 尿崩症,单用时一日0.3~o.6g,如与其他抗利尿药合用,每日0.2~0.4g,分3次服用。 (4) 抗燥狂或抗精神病,开始每日0.2~0.4g,每周逐渐增加至最大量1.6g,分3~4次服用。每日限量,12~15岁,不超过1g。15岁以上不超过1.2g。有少数用至1.6g。通常成人限量为1.2g,12~15岁每日不超过1g,少数人需用至1.6g。作止痛用每日不超过1.2g。 2. 小儿常用量。 儿童10~20mg/kg。维持血药浓度应在4~12μg/ml之间。

2、不良情绪:长时间处于过度悲观和焦虑中,可能导致精神状态受到影响,造成双相障碍,需要通过听音乐、看电影、运动等方式调整情绪,以此改善病情,通常有助于身体恢复。

3、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或单方有双相障碍的情况,可能因为遗传因素导致子女出现该疾病,此时可配合医生使用劳拉西泮片、卡马西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此减轻症状。

4、心理因素:患者的心理受到严重打击时,可能由于心理扭曲的原因导致精神受到影响,诱发双相障碍,需要配合医生通过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方式来改善。

5、大脑结构异常:大脑结构出现问题,可能诱发双相障碍,引起情绪不稳定、意志消沉等情况,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切除造成异常的部位,以此控制病情。

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平稳的心态,同时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改善身体状况。若身体出现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