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窗口期具有传染性。窗口期指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到血液中能检测出抗体的时间段,此时病毒载量高且免疫系统尚未产生足够抗体,传染风险不容忽视。
窗口期通常持续2-6周,个别案例可达3个月。此阶段感染者体液中的病毒含量处于峰值,尤其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具有明确传播风险。传播途径包括无保护性行为、共用注射器、母婴垂直传播及职业暴露。需特别注意的是,部分感染者可能出现急性期症状如发热、淋巴结肿大,但约30%人群无明显表现,更易造成传播隐患。
现代检测技术已能大幅缩短窗口期。第四代联合检测抗原抗体检测可将窗口期缩短至14-21天,核酸检测则能在感染后7-12天发现病毒RNA。但任何检测手段都无法完全消除窗口期风险,暴露后72小时内使用阻断药物可降低81%感染概率。
预防窗口期传播需多管齐下。发生高危行为后应立即进行专业风险评估,必要时启动暴露后预防。日常坚持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针具、规范医疗操作是关键措施。窗口期感染者应避免献血、器官捐献及无保护性行为,直至多次检测确认抗体阳性且病毒载量受控。社会层面需加强科普消除歧视,鼓励高危人群定期检测,早发现早治疗能显著降低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