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表现包括尿急、尿频、夜尿增多、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可能单独或合并出现。
1、尿急:患者突然产生强烈排尿欲望且难以延迟,常伴随膀胱区不适感。尿急可能与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神经系统调节异常有关,建议通过盆底肌训练、定时排尿行为疗法改善。
2、尿频:每日排尿次数超过8次,排尿间隔短于2小时。膀胱敏感度增高或功能性容量减少是常见诱因,可尝试减少咖啡因摄入、进行膀胱容量训练。
3、夜尿增多:夜间起床排尿≥2次,影响睡眠质量。可能与抗利尿激素分泌节律紊乱、夜间多尿症相关,限制晚间液体摄入、抬高下肢缓解水肿有助于改善。
4、急迫性尿失禁:尿急后出现不自主漏尿,多发生在跑跳、咳嗽等腹压增高时。盆底肌松弛或尿道闭合压不足是潜在原因,生物反馈治疗、抗胆碱能药物如索利那新可缓解症状。
5、膀胱疼痛:部分患者出现耻骨上区钝痛或灼热感,可能与膀胱黏膜敏感性增加有关。低酸饮食、膀胱灌注透明质酸等保守治疗可减轻不适。
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ml,避免酒精及柑橘类饮料刺激膀胱;规律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穿着透气棉质内衣减少会阴部潮湿刺激。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血尿、发热时需及时泌尿科就诊排除间质性膀胱炎、泌尿系感染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