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硬纤维瘤可能由遗传因素、创伤刺激、激素水平异常、结缔组织代谢紊乱、局部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局部压迫感、活动受限、皮肤紧绷感、肌肉功能障碍等症状。
肿瘤生长可能压迫腹壁神经血管,导致持续性钝痛或放射痛,严重时可影响腹式呼吸。日常可通过热敷缓解不适,若压迫肠管需手术切除解除梗阻。
直径超过5cm的瘤体会限制躯干旋转、弯腰等动作,伴随肌肉代偿性劳损。物理治疗如核心肌群训练能改善活动度,进展期需行肿瘤广泛切除术。
体表可见不规则隆起,皮肤发亮伴静脉显露。弹性绷带包扎可减轻牵拉感,美容整形手术适用于前腹壁明显膨出的病例。
该肿瘤具有浸润性生长特性,术后复发率约30%。密切随访需每3个月超声检查,二次手术可联合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治疗。
极少数病例可能转化为纤维肉瘤,表现为肿块短期内增大、固定。PET-CT有助于鉴别,根治性切除联合放疗可控制进展。
患者应保持BMI指数在18.5-23.9之间以减少腹压,避免举重等增加腹肌张力的运动,术后穿戴医用腹带至少3个月。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优质蛋白,推荐鲑鱼、鸡蛋、乳制品等促进组织修复,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或快走。出现肿块突然增大、夜间痛醒需立即复查增强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