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宫颈癌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2025-04-19

222次浏览

宫颈癌主要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等病理类型,具体包括宫颈鳞状细胞原位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宫颈腺原位癌、浸润性腺癌、黏液腺癌等亚型。

1、鳞状细胞癌:占宫颈癌的80%-90%,起源于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可能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吸烟、免疫抑制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等症状。早期可通过宫颈锥切术治疗,中晚期需结合放疗及顺铂、紫杉醇等化疗药物。

2、腺癌:约占宫颈癌的10%-20%,来源于宫颈管柱状上皮细胞。发病与HPV感染、长期口服避孕药相关,典型症状为阴道排液增多、绝经后出血。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或放化疗,常用药物包括卡铂、吉西他滨等。

3、腺鳞癌:同时具有腺癌和鳞癌成分的混合型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发病机制涉及HPV感染及基因突变,临床可见盆腔疼痛、排尿困难等压迫症状。治疗多采用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辅助放疗时多配合氟尿嘧啶等增敏药物。

4、小细胞癌:罕见但侵袭性强,神经内分泌来源的恶性肿瘤。与吸烟及HPV18型感染密切相关,易早期转移至肝肺等器官。需采取依托泊苷联合铂类化疗,配合全脑预防性照射控制远处转移。

5、透明细胞癌:特殊类型的腺癌,常见于DES暴露史女性。肿瘤细胞富含糖原呈现透明胞浆,多发生于宫颈阴道部。治疗原则与普通腺癌相似,但对激素治疗敏感,可考虑使用他莫昔芬等抗雌激素药物。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西兰花、胡萝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蔬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增强免疫力。定期宫颈癌筛查至关重要,建议21岁以上女性每3年进行TCT检查,30岁以上可联合HPV检测。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排液应及时就诊,治疗后患者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迹象。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