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鼻出血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鼻腔填塞、药物治疗、电凝止血、血管结扎等方式治疗。鼻出血常见原因包括鼻腔干燥、外伤、高血压、鼻中隔偏曲、血液系统疾病等。
1、局部压迫止血:
轻度鼻出血可采用拇指食指捏紧鼻翼10-15分钟,同时身体前倾避免血液倒流。冰敷鼻梁可促进血管收缩,适用于儿童及出血量少的情况。保持安静避免擤鼻动作,多数前鼻孔出血可通过此方法控制。
2、鼻腔填塞:
对于压迫无效的持续出血,需使用明胶海绵或凡士林纱条进行前鼻孔填塞。严重后鼻孔出血可能需放置后鼻孔气囊或 Foley 导管,填塞物需24-48小时后由医生取出。填塞期间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避免鼻窦感染。
3、药物治疗:
局部应用凝血酶或麻黄素棉片可促进止血,全身可使用酚磺乙胺、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高血压患者需规范服用降压药,血液病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维生素K缺乏者可补充维生素K1注射液。
4、电凝止血:
鼻内镜下电凝适用于明确出血点的反复鼻出血,可精准凝固利特尔区或吴氏静脉丛的破裂血管。操作需表面麻醉,术后形成伪膜约1周脱落。该方法止血成功率超过90%,但可能需多次治疗。
5、血管结扎:
顽固性大出血需行颌内动脉或筛前动脉结扎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辅助下可实施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手术适应症包括外伤性假性动脉瘤、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需住院全麻下完成。
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50%-60%,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挖鼻等动作,高血压患者每日监测血压。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深绿色蔬菜,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冬季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反复出血超过3次/月建议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及鼻内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