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药物,常见治疗药物包括抗生素类、中成药等,具体用药需经医生诊断后确定。
1、细菌性尿道炎:
细菌感染是尿道炎最常见病因,通常选用喹诺酮类、头孢类或磷霉素等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对多数革兰阴性菌有效,磷霉素氨丁三醇适用于单纯性感染。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避免与含钙、镁制剂同服影响药效。急性期建议增加饮水量促进细菌排出。
2、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由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尿道炎需选用大环内酯类或四环素类药物,阿奇霉素、多西环素是常用选择。这类感染易反复发作,治疗期间需禁止性生活,性伴侣应同步检查。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转氨酶水平。
3、真菌性尿道炎: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继发真菌感染,可选用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糖尿病患者需同时控制血糖,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治疗期间建议暂停使用阴道洗液,防止菌群平衡被破坏。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食用冬瓜、薏仁等利尿食材。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及剧烈运动,症状缓解后仍需完成整个疗程。复发患者建议进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性传播感染者需排查梅毒、艾滋病等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