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需警惕的四种表现包括鼻腔肿瘤、血液系统疾病、高血压性鼻出血和外伤性血管破裂。这些情况可能伴随反复出血、出血量大、伴随其他部位出血或血压异常。
1、鼻腔肿瘤:
鼻腔或鼻窦肿瘤可能引起单侧反复鼻出血,伴随鼻塞、面部疼痛或嗅觉减退。良性肿瘤如血管瘤生长缓慢,恶性肿瘤如鳞癌可能快速进展。电子鼻咽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需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
2、血液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病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自发性多部位出血。鼻腔出血同时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异常,需骨髓穿刺确诊后针对性治疗。
3、高血压出血:
血压骤升可能使鼻腔后部血管破裂,出血呈喷射状且难以自止。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测量血压常超过180/100mmHg,需紧急降压处理并填塞止血,控制血压可预防复发。
4、外伤性破裂:
颅底骨折或鼻腔手术可能损伤筛前动脉等大血管,出血量大且持续。外伤史是重要线索,CT检查可显示骨折线,内镜下电凝止血是有效手段,严重者需血管介入栓塞。
保持鼻腔湿润可减少普通鼻出血发生,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涂抹凡士林。避免用力擤鼻或挖鼻孔,高血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膳食中增加维生素K含量高的菠菜、西兰花等深绿色蔬菜,有助于凝血因子合成。急性出血时应坐位前倾,捏紧鼻翼压迫止血,持续出血超过20分钟或伴随头晕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