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片与扑热息痛是同一药物的不同名称。对乙酰氨基酚是国际通用名,扑热息痛为中文商品名,两者化学结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完全一致。
1、药物名称差异: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收录名称,在全球范围内通用。扑热息痛是国内药品注册时采用的商品名,属于同一活性成分的不同命名方式。两种名称的药物在质量标准、适应症范围上无本质区别。
2、药理作用机制:该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环氧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作用。其作用靶点主要位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外周炎症反应影响较小,故具有退热效果显著而抗炎作用微弱的特点。
3、临床应用范围:两种名称药物均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牙痛等轻中度疼痛。需注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4克,肝功能异常者需减量使用。重复给药时应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给药不超过5次。
4、剂型规格区别:市售对乙酰氨基酚片常见规格为500mg/片,扑热息痛可能存在250mg或300mg等不同规格。选择时需核对单片剂量,避免因规格差异导致过量服用。缓释片、颗粒剂等特殊剂型需按说明书使用。
5、不良反应预防: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引发肝毒性,表现为恶心呕吐、右上腹痛。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慢性肝病患者建议选用其他镇痛药物。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就医。
日常使用需注意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联用,服药期间保持每日2000ml饮水。体温超过39℃持续三天或疼痛加剧时,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等继发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