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折可通过石膏固定、支具保护、牵引复位、功能锻炼、营养支持等方式保守治疗。老年人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肌肉退化、关节疾病、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稳定性骨折可采用石膏外固定,通过限制关节活动促进骨痂形成。需定期复查调整松紧度,避免皮肤压疮或血液循环障碍。适用于桡骨远端、踝关节等非承重部位骨折。
定制支具能维持骨折端对位稳定性,允许早期下床活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适用硬质支具,锁骨骨折采用八字绷带。需配合疼痛管理和防跌倒指导。
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通过骨牵引维持下肢力线,配合镇痛药物使用。需监测牵引重量和体位,预防深静脉血栓。适用于手术高风险患者过渡治疗。
骨折稳定后逐步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如踝泵运动、直腿抬高。上肢骨折可做握力球训练,脊柱骨折需核心肌群激活。康复周期需6-12周。
每日补充钙600mg、维生素D800IU,增加乳制品、深绿色蔬菜摄入。蛋白质摄入需达1.2g/kg体重,可选择鱼肉、大豆制品。合并贫血者需补充铁剂。
保守治疗期间需监测骨折愈合进度,定期拍摄X线片评估。建议每日晒太阳20分钟促进钙吸收,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维持骨量。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使用助行器辅助转移。出现患肢麻木、剧烈疼痛或皮肤发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