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松动可通过牙周夹板固定、正畸牵引、根管治疗、牙周手术、拔牙种植等方式治疗。牙松动通常由外伤、牙周炎、骨质疏松、咬合创伤、妊娠期激素变化等原因引起。
1、外伤处理:
牙齿受外力撞击后可能出现松动,需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轻度松动可通过观察2-4周自行恢复,期间进食流质食物如牛奶、米糊。中重度松动需使用钛合金牙周夹板固定6-8周,配合冷敷减轻肿胀。
2、牙周炎控制:
牙周炎导致的松动与牙槽骨吸收有关,通常伴随牙龈出血、口臭症状。需进行龈下刮治清除菌斑,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给药。重度病例可采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植入Bio-Oss骨粉促进牙槽骨重建。
3、骨质疏松干预:
全身性骨密度下降会影响牙齿稳固性,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建议每日补充钙剂600mg和维生素D3800IU,进行快走、太极拳等负重运动。药物干预可选用阿仑膦酸钠、雷洛昔芬等抗骨吸收制剂。
4、咬合调整:
长期夜磨牙或牙齿排列不齐会造成咬合创伤,表现为多颗牙均匀松动。需制作丙烯酸树脂咬合垫夜间佩戴,正畸治疗可选择隐形矫治器或传统托槽,调整咬合接触点分布。
5、妊娠期护理:
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牙龈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能引起暂时性牙齿松动。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含氟牙膏,增加猕猴桃、橙子等维生素C摄入。产后6个月激素水平恢复后,松动多能自行改善。
日常护理需坚持巴氏刷牙法,使用冲牙器清洁牙间隙,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钙质,推荐食用奶酪、三文鱼、黑芝麻等食物。避免用牙齿开瓶盖等硬物咬合行为,中重度松动应及时就诊口腔外科。规律进行口腔肌肉训练,如吹气球、鼓腮等动作增强牙周组织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