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阻塞需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眼科随访、调整生活方式、警惕并发症及规范用药治疗。该疾病与血管异常、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多因素相关,及时干预可降低视力损伤风险。
1、控制原发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是重要诱因。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血糖,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餐后血糖维持在10mmol/L以内。动脉硬化患者需服用阿托伐他汀等降脂药物。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梗塞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2、定期眼底检查:发病后前3个月每月复查眼底荧光造影,之后每3-6个月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需关注黄斑水肿程度、新生血管形成等指标,青光眼患者需同步监测眼压变化。
3、改善血液流变学: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限制高脂饮食摄入。建议食用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避免吸烟及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高凝状态患者可考虑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
4、并发症管理:突发视力下降需24小时内急诊处理。黄斑水肿者需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缺血型患者可能需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需联合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噻吗洛尔滴眼液。
5、用药规范:抗VEGF治疗需严格遵循每月1次的注射周期,激素类药物使用不超过3个月。服用抗凝药物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定期检测凝血功能。中药制剂如银杏叶片需与西药间隔2小时服用。
患者应建立包含眼科、内分泌科的多学科随访体系,保持低盐低脂饮食结构,每周进行3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或快走。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以促进静脉回流,避免用力揉眼或剧烈咳嗽。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用药情况,雨季及温差大时注意血压波动监测。视力训练可使用Amsler方格表每日自查,发现视物变形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