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是衡量体重与身高关系的国际通用指标,标准体重范围可通过BMI18.5-23.9、公式计算法、体脂率参考、腰围身高比、肌肉量评估五种方式综合判断。
1、BMI计算法:BMI=体重kg÷身高²m²。中国成人标准为18.5-23.9,24-27.9属超重,≥28为肥胖。该方法未区分肌肉与脂肪比例,运动员或孕妇需结合其他指标。
2、公式推算法: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女性为身高cm-107。±10%属正常范围,此方法未考虑年龄与骨架差异,老年人需适当上浮标准。
3、体脂率参考:男性健康体脂率15%-18%,女性22%-25%。可通过生物电阻抗仪或皮褶厚度计测量,内脏脂肪超过安全值时,即便BMI正常仍需干预。
4、腰围身高比:腰围cm÷身高cm<0.5为佳。苹果型身材者腰围超标男≥85cm,女≥80cm时,提示内脏脂肪堆积风险,需优先减脂。
5、肌肉量评估:通过InBody等设备检测骨骼肌占比,男性正常值32%-34%,女性28%-30%。肌肉量不足的"隐性肥胖"人群,应进行抗阻训练结合蛋白质补充。
维持标准体重需每日摄入30kcal/kg理想体重的热量,优选全谷物、深海鱼、绿叶蔬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配合每周2次抗阻训练。定期监测体成分变化,避免盲目追求低体重导致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