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肝癌介入治疗的三大缺点和危害

2025-05-21

177次浏览

肝癌介入治疗的主要缺点和危害包括术后肝功能损伤、肿瘤破裂风险以及发热感染等并发症。介入治疗作为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虽然创伤较小,但仍存在一定风险。

1、肝功能损伤:

介入治疗通过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达到治疗效果,但栓塞过程中可能影响正常肝组织血供。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肝功能异常表现,严重者可导致肝衰竭。对于基础肝功能较差的患者,需谨慎评估治疗指征。

2、肿瘤破裂风险:

肿瘤组织在栓塞后可能发生坏死液化,增大破裂出血概率。特别是位于肝脏表面的肿瘤或体积较大的肿瘤,术后需密切观察腹痛、血压等指标。一旦发生破裂,可能需紧急手术止血。

3、发热感染:

介入术后3-5天内常见发热反应,多由肿瘤坏死吸收引起。但持续高热可能提示继发感染,需警惕肝脓肿形成。术后需监测体温变化,必要时进行血培养检查并使用抗生素治疗。

4、肾功能影响:

介入治疗使用的造影剂可能造成肾损伤,尤其对于糖尿病肾病等基础肾病患者风险更高。术前需评估肾小球滤过率,术后建议水化治疗促进造影剂排泄,监测肌酐变化。

5、骨髓抑制:

部分联合化疗栓塞的方案可能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术后1-2周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出现骨髓抑制时可考虑使用升白细胞药物,必要时输注血小板预防出血。

肝癌介入治疗后建议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及影像学检查。出现持续腹痛、黄疸加重或高热不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戒酒并控制体重,有助于肝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