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甲增厚可能是灰指甲的表现,但并非所有增厚都意味着真菌感染。
1、灰指甲的典型特征:
灰指甲医学上称为甲真菌病,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除甲板增厚外,常伴随甲板浑浊变色、质地脆裂、甲下碎屑堆积等症状。真菌镜检或培养可确诊,常见致病菌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早期表现为甲远端或侧缘出现白色或黄色斑点,逐渐蔓延至全甲。
2、非真菌性甲增厚原因:
长期外力压迫如穿窄鞋、运动损伤可导致甲板代偿性增厚;银屑病甲表现为甲板点状凹陷伴油滴样改变;老年人甲营养不良时甲板会均匀增厚变黄。先天性厚甲症属于遗传性疾病,出生后即可出现全甲增硬。湿疹或扁平苔藓累及甲母质时也会引发甲板异常。
3、诊断与处理建议:
建议到皮肤科进行真菌学检查明确病因。确诊灰指甲后,面积小于50%的甲损害可外用环吡酮胺或阿莫罗芬搽剂;严重者需联合口服特比萘芬等抗真菌药。非真菌性甲病需治疗原发病,银屑病甲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外伤性厚甲需解除机械刺激。日常应保持足部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修甲工具。
每日用40℃以下温水泡脚15分钟可软化角质,修剪时保留1-2毫米甲缘防止嵌甲。选择透气网面鞋袜,运动后及时更换。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A,适量食用动物肝脏、胡萝卜有助于甲板修复。趾甲生长速度约为每月1毫米,治疗期间需持续观察6-12个月。若伴随甲周红肿疼痛,需排查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出现甲改变时应优先排查血管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