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血糖高可通过饮食控制、规律运动、体重管理、血糖监测、药物干预等方式预防。孕期血糖高通常由激素变化、遗传因素、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超重肥胖等原因引起。
1、饮食控制: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避免精制糖和加工食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蔬菜不少于500克,优先选择绿叶菜和十字花科蔬菜。采用少食多餐模式,将三餐分为五至六餐,避免单次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
2、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孕妇瑜伽、快走、游泳等。运动时间宜选择餐后30-60分钟,持续20-30分钟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避免久坐不动,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
3、体重管理:
孕前BMI超重者需控制孕期增重在7-11.5公斤范围内。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孕中晚期每周增重不宜超过0.5公斤。通过饮食日记和体脂记录追踪营养摄入与体重变化关系。
4、血糖监测:
高风险孕妇应从孕24周起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家庭自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目标分别为≤5.3mmol/L和≤6.7mmol/L。建立血糖记录表,发现异常波动及时就医。
5、药物干预:
经生活方式调整仍无法达标者,可考虑使用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或口服二甲双胍。药物治疗需在内分泌科和产科共同指导下进行,定期评估胎儿发育情况。
预防孕期血糖高需建立科学饮食计划,每日保证30分钟运动,孕前三个月补充叶酸400μg,孕中晚期增加钙和铁摄入。定期产检监测宫高腹围变化,学习血糖自我管理技能。保持充足睡眠和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发现多饮多尿、反复外阴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