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手术后可通过定期复查、避免感染、控制用眼强度、调整生活习惯、观察异常症状等方式护理。ICL手术属于眼内屈光手术,术后需重点关注角膜内皮细胞功能、眼压变化及晶体位置稳定性。
1、定期复查: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需进行裂隙灯检查、眼压测量和角膜内皮计数。通过OCT监测晶体拱高,超声生物显微镜评估睫状沟位置。早期发现眼压升高或角膜水肿可及时干预。
功能主治:用于眼科手术后非细菌性炎症的治疗。
用法用量:一日4~6次,一次1滴;眼科手术用药:术前3、2、1和0.5小时各滴眼一次,一次1滴。白内障术后24小时开始用药,一日4次,持续用药二周;角膜屈光术后15分钟即可用药,一日4次,持续用药三天。
2、避免感染:术后1周内禁止游泳、洗桑拿,淋浴时佩戴护目镜。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氟米龙滴眼液控制炎症反应。避免揉眼行为,夜间睡眠佩戴硬性眼罩防护。
3、控制用眼强度:术后1个月避免长时间阅读或电子屏幕使用,采用20-20-20法则调节视疲劳。室内光线保持300-500勒克斯照度,夜间驾驶需待暗适应能力完全恢复。
4、调整生活习惯:3个月内避免篮球、拳击等对抗性运动,瑜伽倒立体位可能增加眼压。饮食补充维生素A和叶黄素,控制咖啡因摄入量每日不超过200毫克。
5、观察异常症状:突发视物模糊伴虹视现象需排查青光眼,闪光感可能提示视网膜牵拉。晶体移位表现为单眼复视,急性眼痛伴随呕吐需排除眼内炎可能。
术后饮食建议增加蓝莓、菠菜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每日保证30分钟户外散步促进血液循环。睡眠时保持30度头高位,使用加湿器维持40%-60%环境湿度。严格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缓解干眼症状,避免潜水、跳伞等气压剧烈变化的活动至少6个月。术后3周可逐步恢复慢跑、游泳等低冲击运动,但需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保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