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釉质发育不全可能由遗传因素、孕期营养不良、婴幼儿期感染、局部创伤、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基因突变导致釉质基质蛋白合成异常,如成釉蛋白基因缺陷。患者需定期口腔检查,避免食用过硬或过酸食物,使用含氟牙膏增强釉质抗酸能力。
2、孕期营养不良:妊娠期钙、磷、维生素D缺乏影响胎儿釉质矿化。孕妇应保证每日摄入800mg钙、400IU维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海鱼和蛋黄。
3、婴幼儿期感染:高烧性疾病干扰成釉细胞功能,如幼儿急疹、中耳炎。患儿出牙后需每三个月涂氟一次,萌出完全后可考虑树脂渗透或瓷贴面修复。
4、局部创伤:乳牙外伤波及恒牙胚发育。避免儿童参与剧烈碰撞运动,乳牙外伤后需拍摄牙片评估恒牙胚状况,恒牙萌出后采用微创粘接修复。
5、全身性疾病:肾小管酸中毒、乳糜泻等代谢疾病导致釉质矿化障碍。需先治疗原发病,口腔修复选择全瓷冠或嵌体,严重者需正畸-修复联合治疗。
日常护理应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含氟漱口水,限制碳酸饮料摄入,每年进行两次专业洁治。恒牙完全萌出前避免使用美白产品,可选择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再矿化制剂。运动时佩戴定制防护牙托,修复后每半年复查咬合关系及修复体边缘密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