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阳性通常不会自愈,需要规范治疗才能根除。
1.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点: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可长期定植于胃黏膜,引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其特殊螺旋结构及分泌的尿素酶,使其能在强酸环境中存活。若不干预,细菌会持续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炎症反复发作。
2. 规范治疗方案:
临床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包含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以及胶体果胶铋。治疗需持续10-14天,完整用药周期对根除率至关重要。治疗期间需忌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服药时间需严格间隔12小时。
3. 未治疗的潜在风险:
持续感染可能进展为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化生等癌前病变。部分患者会出现缺铁性贫血或维生素B12吸收障碍。感染期间胃酸分泌异常还可能诱发反流性食管炎。
建议感染者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南瓜等,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可适量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但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治疗后需间隔4周复查碳13呼气试验,确认根除前避免共用餐具。日常注意分餐制,生冷食物需彻底加热,餐前便后严格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