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盲肠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静脉补液、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方式治疗。急性盲肠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淋巴滤泡增生、粪石嵌顿、肠道寄生虫等因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急性期需立即禁食以减少肠道蠕动,降低穿孔风险。胃肠减压通过鼻胃管抽吸胃内容物缓解腹胀,同时静脉补充葡萄糖电解质维持水盐平衡。护理期间需监测腹痛变化及肠鸣音恢复情况。
2、抗生素治疗:头孢曲松、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广谱抗生素可控制肠道菌群感染。用药需覆盖厌氧菌及革兰阴性菌,疗程通常持续5-7天。治疗期间需观察体温及血常规指标变化。
3、静脉补液:每日输注2000-3000ml生理盐水或平衡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者需补充氯化钾,伴发热患者需增加补液量。补液速度应根据尿量及中心静脉压调整。
4、腹腔镜手术: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通过3个穿刺孔完成阑尾切除。手术创伤小,术后24小时可恢复饮食。需警惕二氧化碳气腹导致的肩部放射痛。
5、开腹手术:适用于化脓穿孔性阑尾炎,切口多选择麦氏点斜切口。术中需彻底冲洗腹腔,放置引流管。术后需预防切口感染及肠粘连,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恢复期需渐进式增加米粥、烂面条等低渣饮食,避免豆类及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术后两周内限制跑步、跳跃等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促进肠蠕动。每日用碘伏消毒切口并观察红肿渗液情况,体温超过38℃需及时复查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