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腹泻用药选择需根据病因决定,常见诱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肠道菌群紊乱、食物不耐受、慢性肠炎等。
1、蒙脱石散:
作为肠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通过吸附病原体及毒素发挥作用。该药物不进入血液循环,适用于病毒性腹泻或轻度细菌性腹泻,可缓解水样便症状。服用时需注意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避免影响其他药物吸收。孕妇及儿童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口服补液盐Ⅲ: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低渗型补液制剂,能有效预防脱水并发症。其葡萄糖电解质配比符合肠道吸收生理特点,比传统补液盐更易吸收。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腹泻,特别适合儿童和老年人。冲泡时应严格按说明书比例配制,避免浓度过高引发呕吐。
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含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三种益生菌,能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适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旅行者腹泻等菌群失调情况。需用温水送服避免高温灭活菌株,不建议与抗生素同服。乳糖不耐受者需选择不含乳糖的剂型。
4、诺氟沙星:
喹诺酮类抗菌药适用于细菌性肠炎,对志贺菌、沙门菌等肠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18岁以下青少年及孕妇禁用,可能影响软骨发育。使用前应进行粪便常规检查确认细菌感染,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服药期间需补充益生菌维持菌群平衡。
5、消旋卡多曲:
脑啡肽酶抑制剂能减少肠道水和电解质分泌,适用于分泌性腹泻。对于轮状病毒肠炎、化疗相关腹泻效果显著。不适用于侵袭性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性腹泻,可能增加毒素吸收风险。需短期使用,长期服用可能引发便秘。
腹泻期间建议选择低脂低渣饮食,如米汤、苹果泥、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乳制品、高纤维及刺激性食物。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米粥补充水分,每次腹泻后补充100-200ml液体。注意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少尿等脱水表现需及时就医。恢复期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帮助肠道功能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