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青光眼可能由房水循环障碍、情绪波动、暗环境用眼、外伤史、晶状体脱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控制眼压、激光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
眼球内房水生成与排出失衡导致眼压骤升。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因前房角狭窄,房水外流受阻易引发急性发作。伴随剧烈眼痛、视物模糊症状,需紧急使用毛果芸香碱、噻吗洛尔、乙酰唑胺等降眼压药物。
强烈情绪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瞳孔散大,虹膜根部堵塞房角。焦虑、愤怒等心理因素可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表现为头痛伴恶心呕吐。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兴奋是重要预防措施。
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瞳孔生理性扩大,增加虹膜与晶状体接触面积。夜间关灯玩手机、电影院观影等行为可能触发眼压升高,建议每30分钟转换光线环境休息。
眼球挫伤可能导致房角结构损伤或晶状体半脱位。既往有眼部外伤者房水排出通道功能受损,急性发作时可见结膜充血、角膜水肿,需考虑虹膜周边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马凡综合征等遗传疾病或老年性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导致晶状体前移压迫虹膜。这类患者常出现虹膜震颤、视力突然下降,需行晶状体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
日常需控制每日饮水量在2000ml内,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选择散步、太极等温和运动;外出佩戴防紫外线墨镜减少瞳孔变化。定期测量眼压,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前房角镜检查,出现视物有彩虹圈、鼻根酸胀等先兆症状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