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痉挛可通过热敷腹部、调整呼吸、服用解痉药物、按摩穴位、调整体位等方式快速止痛。胃痉挛通常由饮食刺激、胃肠功能紊乱、胃酸分泌过多、胃肠炎、胆道疾病等原因引起。
用40℃左右的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上腹部,持续15-20分钟。热力能放松痉挛的平滑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糖尿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采用腹式呼吸法,缓慢用鼻吸气4秒使腹部隆起,屏息2秒后经口呼气6秒。重复5-10次能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抑制胃肠痉挛,配合蜷缩体位效果更佳。
山莨菪碱、颠茄片、匹维溴铵等解痉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胃肠平滑肌。胃肠炎引发的痉挛可联用铝碳酸镁、雷尼替丁等抑酸剂。用药前需排除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等禁忌症。
按压中脘穴脐上4寸和足三里膝盖下3寸各3分钟,以酸胀感为度。胆源性痉挛可加按阳陵泉穴,配合顺时针摩腹200次能协同解痉。
采取膝盖向胸部的蜷曲体位减轻腹压,避免平躺加重疼痛。进食后突发痉挛者可保持坐位前倾姿势,用枕头支撑腹部减少牵拉。
发作期需暂停进食,缓解后2小时内可饮用温蜂蜜水或米汤。日常应避免暴饮暴食、辛辣及生冷食物,规律进食细软易消化的粥、面条等食物。适度进行快走、八段锦等运动改善胃肠动力,反复发作需完善胃镜或腹部超声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