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参术儿康糖浆的注意事项

2025-04-25

407次浏览

肾小球肾炎可通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降压药物、利尿剂、抗凝药物等方式治疗。肾小球肾炎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异常、遗传因素、代谢性疾病、药物毒性等原因引起。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小儿疳积,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多汗及营养不良性贫血。

用法用量:口服,二岁以下一次10~15毫升;三至四岁一次20毫升;五至六岁一次30毫升,一日3次。

泼尼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常用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减轻蛋白尿。激素治疗需遵循足量起始、缓慢减量的原则,长期使用需监测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环磷酰胺、他克莫司适用于激素依赖或抵抗的病例,能特异性抑制T细胞活化。使用期间需定期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警惕骨髓抑制和感染风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具有降低肾小球内压和减少蛋白尿的双重作用。血压控制目标建议维持在130/80mmHg以下。

呋塞米适用于合并水肿的患者,能促进钠水排泄。使用时需注意电解质紊乱,配合低盐饮食每日摄盐量不超过5g。

低分子肝素用于肾病综合征合并高凝状态,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避免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联用。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长期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蛋白尿。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指标,保持每日尿量大于1500ml。出现肉眼血尿或水肿加重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