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小孩灌肠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6-06

705次浏览

小孩灌肠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操作规范、药物选择和观察护理三个方面。灌肠作为儿科治疗手段,需严格遵循医疗指征,避免滥用或操作不当导致并发症。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用于便秘。

用法用量:将容器顶端刺破或剪开,涂以油脂少许,缓慢插入肛门,然后将药液挤入直肠内,成人一次1支,儿童一次0.5支。

操作前需确认灌肠必要性。非紧急情况如单纯便秘,优先尝试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补充水分或物理方法腹部按摩。灌肠液温度应保持在35-37℃,接近人体体温,避免冷刺激引发肠痉挛。儿童灌肠深度不超过5-8厘米,插入导管动作需轻柔,使用专用小儿灌肠器控制流速。

药物选择需谨慎。生理盐水是相对安全的灌肠液,肥皂水可能刺激肠黏膜,开塞露含甘油适用于干硬粪便但不长期使用。禁止自行调配中草药灌肠或添加非处方药物,特殊药物灌肠需严格遵医嘱。灌肠液量根据年龄调整:1岁以下不超过50ml,1-3岁约100ml,3岁以上可增至150-200ml。

操作后需密切观察。灌肠后保持俯卧位或左侧卧位10分钟以促进液体保留,出现腹痛、血便或面色苍白需立即停止。24小时内灌肠不超过2次,频繁灌肠可能破坏肠道菌群或引发依赖性。记录排便性状和次数,水样便超过3次需警惕电解质紊乱。灌肠后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特殊情况下禁止灌肠: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患儿绝对禁忌;早产儿、严重心脏病患儿需评估风险;疫苗接种后48小时内避免灌肠。建议在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家庭灌肠仅作为临时应急措施,长期排便问题应就诊排查先天性巨结肠等器质性疾病。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