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减退和认知功能下降。该病属于痴呆症的最常见类型,占所有痴呆病例的60%-80%,病理特征为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
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症状按病程进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以近事遗忘为主,患者可能出现重复提问、放错物品等表现;中期伴随语言障碍、空间定向力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性格改变或幻觉;晚期丧失基本生活能力,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肢体僵直等严重症状。
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生理性因素包括年龄增长、遗传倾向如载脂蛋白E4基因携带、长期睡眠不足;病理性因素与慢性脑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合并抑郁焦虑情绪或脑血管病变。
临床诊断需结合病史、神经心理量表和影像学检查。常用评估工具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头部MRI可显示海马体萎缩,PET扫描能检测淀粉样蛋白沉积。
治疗采用综合干预方案。非药物干预包括认知训练、地中海饮食和适度运动;药物治疗可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或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晚期患者需加强护理,预防跌倒和压疮等并发症。
病程通常持续8-10年,建议发现早期症状尽早就诊。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规范治疗能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