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2025-09-25

1535次浏览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高温、紫外线、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75%乙醇等方式有效灭活。病毒对热敏感,56℃持续30分钟或使用特定化学消毒剂均可破坏其结构。

1、高温灭活

56℃加热30分钟能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该温度可使病毒蛋白质变性,破坏其包膜结构。适用于耐高温物品消毒,如餐具、毛巾等。需注意部分塑料制品可能因高温变形。

2、紫外线照射

波长254纳米的紫外线可直接破坏病毒核酸结构。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照射强度需达到90μW/cm²以上,持续30分钟。使用时需避免直接照射人体皮肤和眼睛。

3、含氯消毒剂

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可灭活病毒。包括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适用于地面、台面等环境消毒。金属制品消毒后需用清水擦拭以防腐蚀。

4、过氧化物类

3%过氧化氢或0.5%过氧乙酸溶液作用5分钟能有效灭活病毒。这类消毒剂分解产物为水和氧气,环保性较好。需现配现用,避免阳光直射导致失效。

5、75%乙醇

75%浓度乙醇能溶解病毒包膜脂质层,1分钟内即可灭活病毒。适用于手部和小型物品消毒。高浓度乙醇反而会使蛋白质过快凝固形成保护层,降低消毒效果

日常防护中建议优先选用75%乙醇进行手消毒,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氯消毒剂擦拭。使用消毒剂时注意通风,避免不同种类消毒剂混用。耐热物品可定期煮沸消毒,纺织品可阳光下暴晒6小时以上。特殊场所如医疗机构需按规范使用过氧乙酸等高效消毒剂,并做好个人防护。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