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手术风险包括术后出血、尿道狭窄、尿道瘘、伤口感染、阴茎外观异常等。手术需由经验丰富的泌尿外科医生操作,术前充分评估解剖结构异常程度。
1、术后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术后剧烈活动可能导致创面渗血,表现为阴茎肿胀、纱布渗血。轻度出血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严重出血需手术探查止血。术后需限制活动1-2周,避免骑跨动作。
2、尿道狭窄:新成形尿道因瘢痕挛缩导致排尿困难,发生率达10%-20%。可能与吻合口水肿、局部缺血有关。轻度狭窄可通过尿道扩张治疗,严重者需行尿道内切开术或再次尿道成形术。
3、尿道瘘:尿液从新建尿道异常通道渗出,常发生在冠状沟或阴茎阴囊交界处。小型瘘孔可能自愈,直径>2mm的瘘孔需手术修补。术后需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尿液刺激创面。
4、伤口感染:手术部位红肿渗液伴发热提示感染,需取分泌物培养。预防性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可降低风险。并发脓肿需切开引流,严重感染可能导致手术失败。
5、外观异常:阴茎弯曲矫正不足或皮肤分布不均可能影响美观。部分病例需二次手术修整,包皮重建需注意保留足够皮肤覆盖。术后6个月内避免阴茎局部压迫。
术后护理需保持会阴部清洁,使用碘伏溶液每日消毒2次。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尿流率评估排尿功能。出现排尿疼痛、尿线变细等症状需及时复诊。